稷山的名胜

稷山的魅力

稷山离我很近,因为我是稷山人,稷山是我的故乡。稷山离我又很远,我17岁离开这片热土,到外求学、工作辗转近50年,即使回家也很少到县城。对于稷山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垂髫到志学时。朦胧的记忆中,稷山很神奇,很美好,很有魅力。

稷山的名胜(稷山的魅力)(1)

稷山古称“高凉邑”。北魏太和十一年置高凉县,隋开皇十一年改为稷山县,因纪念后稷而名。

稷山无山两面山,南有稷王山作“玄关”,接吉纳祥;北有吕梁山为“屏风”,聚宝藏金;中有汾水逶迤,生财造福。

早在4000多年前,这里就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人间壮剧。一个叫“弃”的人,在这里教民稼穑。他带领民众顶酷暑,冒严寒,开荒田,垦良土,种五谷,植草树,并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了一套精耕细作、选种育良、种植收藏的农业生产方式。天下得其利,万民颂其功。弃被帝尧举为农师,舜时号云“后稷”,民间尊他为农神。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看,真正的中国农业是从后稷开始的,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正是从庄稼人的耕种中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毫无疑问是华夏民族文化的基因密码和精神底色,也是现代文明的源头和根基。而稷山正是农耕文化的厚土、农耕文明的摇篮!

秋高气爽,花果飘香,天地间一片清莹。中秋前夕,我和几位朋友趁着秋色正美,认认真真去稷山感受了它的魅力……

奇妙的湿地

湿地,简而言之,就是水深不超过6米,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它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它是人类的好朋友。我国最美的自然湿地,当属横跨四川、甘肃两省的若尔盖、新疆的巴音布鲁克、东北的三江平原及黄河金三角洲湿地。

稷山汾河湿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它已在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攻坚战中,被聪明智慧的稷山人建成了一处“国字号”湿地公园。其奇,其特,其美,独具形质;如诗,如画,如歌,别有情趣;主题,自然,生态,特色鲜明;文化,旅游,野趣,功能明确。决策者的睿智,设计者的机灵,建设者的精妙,尽在其中。

走进稷山汾河国家湿地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神奇的水粉画。极目南望,高崖、绝壁、深沟、幽壑,在阳光和水汽的朦胧中隐隐约约,仿佛几个经世久远、神态各异的老人,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放眼东眺,那弯曲的河水更像一群调皮可爱的孩子,嬉笑声中一会儿站成一队,一会儿又分成两列。说来也怪,汾河从神池县太平庄西岭村起步,流经6个地级市29个县,一路多遇奇峰险谷,也少不了迂回曲折,但绝无多情缠绵之意。唯有进入稷山境内,弯弯曲曲,转转绕绕,蛇形回环的距离最长。她像一位贤良的母亲,从容、仁厚、柔美,文静、慈祥、宽博,表现出对稷山的特别眷顾和留恋,似乎要以最深切的爱来滋润这片土地……

近看脚下,绿色如茵,扑地而长的小草呈现出勃勃生机,尽管是仲秋时节,还显得那样精神,那样兴奋,那样充满活力。听园内人士介绍,这是一种春秋两季开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名叫黑心菊。乍一听这名字有点不雅,大概是以其花蕊中有黑丝而起的。别看它个头矮,叶片窄,开出的花儿小,但却有“出水芙蓉”之灵动,粉粉的,红红的,一丛丛,一片片,像是给地面铺了彩锦,美极了。春天时,它沐春雨,浴春阳,携春风,把美色和清香向游人捧出。初秋后,它又攒足劲,聚齐力,和秋色,再次给人们织出花样般的美景。

环视汾河岸畔,一片丰收景象。那连片的玉米田、提子园、荷花塘,金的、红的、绿的、紫的……五彩缤纷,璀璨夺目。饱满的玉米棒子拖着长长的胡须微笑着向游人招手;一串串玛瑙、翠玉似的红提、青提,散发出诱人的醇香;荷塘略显秋意,零零星星的几朵快谢的花儿突兀在拥挤的荷叶上,虽没了夏日那娇嫩欲滴的俏容,渐退了那份高雅清洁的玉态,但仍然显出一种独立、从容、净美。而连片的荷叶簇簇拥拥相偎在一起,不仅托起饱胀而充实的莲蓬,而且把余热和体能默默奉献给淤泥下丰满着的莲藕。她们为秋色增加了几分成熟,也给辛勤的人们回报了应有的馈赠……

越往湿地深处,越有神奇妙境:可以近距离观看那闪动着粼粼水波的汾河眸光,欣赏河水那漂亮动情的美颜,倾听河水那银铃似的清脆笑声,甚至可以与河水对话,抒发自己的衷情。

河流滋润区的水道旁,一簇簇、一垛垛、一溜溜,生长着杞柳、长刺酸模、碎米莎草、夹叶香蒲等271种种子植物、193种被子植物和77种单子植物。植物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的多样性。针叶阔叶的珍树异草,多姿多态,苍绿喜人;五彩绚丽的奇葩野花,含情吐艳,粉香迷客,为湿地公园平添了许多美好和神秘。还有那黑鹳、白鹭、蓝翡翠等61种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奇异鸟,像一个个小精灵,欢快自由地成群结队嬉戏玩耍,一会儿互相撩拨打逗,一会儿又一起唱歌起舞。鸟儿的快乐让人快乐,给人轻松,使人舒畅……

如此神奇的境地,如此美丽的乐园,愉悦游人,惠及当地老百姓。据景区的朋友介绍,每天清晨和晚上,尤其是星期天和节假日,这里是人山人海,有全家集体来放松的,有两口子一道来蹓腿的,也有一人单独减压的,唱歌的、跳舞的、听戏的、聊天的、打拳的、耍剑的、跑步的、谈情的、说爱的……好不热闹。每到这里就是一次心灵的释放和思虑的调整,让人轻松,让人愉悦……也许这才是建设湿地公园的真正意义。

多彩的枣园

板枣是稷山的标志。每到仲秋,稷山县城周围就是一片“秋风染天地,红霞挂枝头”的景象。美丽的枣姑娘露出红润中略带羞涩的脸儿,把枣香撒向人间。

稷山枣主要长在汾北的3个乡镇,十多个村子枣树连片,规模大者当数姚村和陶梁……稷山知名文化人杨明有先生一说起稷山枣,口吻中满是喜悦和自豪。

在老杨的导引下,我们来到最能体现稷山枣文化的姚村。车子穿行在枣林间的油路上,夹道的枣树列队齐整,树枝在秋风中摇曳,仿佛在迎接游人的到来。

我们行至一口标志着“甘棠井”的古井旁,五十开外,说起话来蛮有激情的姚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世恩接待了我们。在老刘的介绍下,我们方知“甘棠”出自《诗经·周南·甘棠》一诗,是用来颂扬离去的地方官爱民德政的。明万历年间,稷山知县刘三锡为解枣园旱状,在此破皇禁而凿水井,村民受惠。为纪念刘三锡的爱民惠政,崇祯年间特将原“贡园井”改名“甘棠井”,并立碑建亭,世代敬颂。但凡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官儿,老百姓当会世恩永记。

游目四顾,一片枣树的海洋。那椭圆形的叶子油光发亮,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烁烁,露出欣慰的笑容。叶底下钻出来的枣儿,像一颗颗流光溢彩的玛瑙,红得娇艳,红得耀眼。稷山枣皮儿薄,肉儿厚,核儿小,糖儿多,熟透了简直就是一盅蜜。摘一颗黑里透红的鲜枣放到嘴里,咯嘣一声,脆、甜、香、爽,“嚼去香生齿,摘来露满枝”,那种美的感觉真难用文字来形容。枣儿不与桃李争春,不和百花斗艳,却默默地把芳香和甜蜜献给人间……

稷山枣历史悠久,名博天下。史书记载,其起于汉代,三国曹魏时已名声大振,被魏文帝曹丕指定为“御枣”,元朝时又被列为贡枣。明代稷山板枣作为贡品形成定制。板枣园里的“贡枣园”即是明代稷山王指定的贡枣、贡户所在。稷山现有千年以上树龄的枣树1.75万株,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为稷山颁发了“拥有千年枣树最多的古枣树群”证书。

板枣公园的“唐枣园”更是奇特神妙。那一棵棵穿越千年的古枣树,弯曲着臂,佝偻着腰,饱经风霜的皮肤皱纹纵横交错,浑身大大小小的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鼓的血管串联着,显得斑驳苍老。但从他们的神态中,俨然可以看出老农的倔强或老战士的刚毅。这不正是稷山人的精神写照吗?吃苦、耐劳是他们的风采,敬业、奉献是他们的情怀!

关于稷山枣的来历,也有多种神妙的传说。其中有充满神秘色彩的玉皇大帝说。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周族始祖后稷在稷山一带教民种植五谷,感动了天上主宰万物的玉皇大帝,便派了两个神仙下凡巡察。临行时,玉帝赐给两个神仙每人一颗红枣,以示不要留恋凡界,早早归来报佳音。两个神仙下凡后,看到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稷菽飘香的人间天堂,深为后稷和农夫们的勤劳勇敢所感动。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好,两个神仙便把两颗神枣留了下来,一颗种在汾河南,一颗种在汾河北。那神枣也真叫神,眨眼工夫便长满了汾河两岸。后来因为一位外地法师法术不精,导致汾南枣树被怪兽拔损。还有板儿食枣说。很早以前,稷山有个路村,村里有一位勤劳吃苦的小伙子叫“板儿”,父母早亡,每日靠上山打柴过日子。有一天,板儿上山后,碰见两个山神在下棋,便在一旁看了起来,只见两个山神在下棋中分吃了几颗红枣,精神便十分饱满,头脑特别清醒。板儿便将山神吐到地上的枣核捡起,偷偷吃到了肚里。不知不觉这盘棋一下就是三年,两个山神看到板儿憨厚,临走时还给了板儿一本书,吩咐他平时不要翻动,遇到急难时可以打开,自有妙用。板儿离家已过三年,房子破烂不堪,院里一片狼藉,可板儿回家后顾不得收拾,便好奇地翻开那本书,不觉念出了声:“天兵天将……”顿时,众多身着盔甲、持刀握剑、青面獠牙的天兵天将相随而来,齐声呼道:“叫俺等有何吩咐?”板儿一下不知所措,情急之下说:“吕梁山上拔枣树!”天兵天将又问:“拔下枣树栽哪里?”板儿答道:“陶梁、姚村、胡家庄。”从此,因板儿招来的“板枣”便在稷山繁衍生长,且由于稷山的土质特殊,结出来的枣儿更甜更脆。另外还有“女英枣神说”“北魏文帝均田说”等等,故事都很传奇……

稷山板枣神妙,所以它的来历传说也自然神妙。其实那些神乎其神的传说,都是民间为稷山枣披上的神秘面纱。稷山枣是由野生酸枣经过人们培育而来的,枣子头大尾小,呈扁状,像板儿,有别于其他名枣,所以称为“板枣”。它是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丰硕成果,是农耕文明发展的宝贵结晶!

稷山板枣不仅有美丽的观赏价值,良好的食用价值,而且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民间自古就有“一日食三枣,七十不显老”“稷山枣是个宝,强身健体离不了”的俗语。西晋文学家傅玄在《枣赋》中赞“脆若嚼雪,甘如含蜜……全生卷气,服之如神”。宋代诗人郭祥正赞红枣:“甜出诸饧上,香居百果前。”宋代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评红枣曰:“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医学检测证明,红枣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明确记载:“干枣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除肠胃癖气。”“通九窍,助十二经。”稷山板枣长相好,营养价值高,早在1957年就进入国际市场,远销北美、日本和东南亚,1982年在全国常州红枣鉴定会上表现出众,独占鳌头。近年来,稷山板枣已成为当地兴县战略中的重要品牌,在全国枣品中被誉为“红枣之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在稷山,人们对枣的喜爱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早已上升到精神层次。枣寓意着红火、甜美、圆满、吉祥,谐音为“早”,常被人们寄予一种美好希望和祝福。枣的风韵,枣的精神,枣的气质,枣的品格,枣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和化育力量,已深深地影响着稷山的民风民俗,散发出浓郁的芳香,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稷山人。其香在骨,其韵成魂……

独特的美食

稷山是片美食沃土,在这里长出来的美食,任别的地方怎样**,终究做不出那种韵味来。稷山美食的独特、奇妙,不仅在于它能撩逗人的嘴瘾,而且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它可以让人饱而生饥,它可以让人垂涎三尺,它可以让人乐而去烦,它可以让人兴而奋起……

麻花要数稷山美食中传统悠久的一种,稷山人普遍叫它“扭股”。有人说它始创于清乾隆年间,稷山翟店镇西位村有一个在宫廷做饭的御厨,为了讨皇上喜欢,每天生着法儿变换食品花样。他在面中拌上香油、鸡蛋、芝麻等,把面搓成股儿,两股扭在一起,然后放入滚油锅炸制。后来这位御厨年老还乡,便把制“扭股”的技艺传到当地民间,于是稷山家家户户都学会了煮“扭股”。再后来,扭股由两股变成了三股,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不仅好看,而且好吃,人们便赋予扭股一个有感**彩的别名——麻花。由此,麻花便四面八方传开来,而稷山村里人还一直叫着它的小名“扭股”,如同叫孩子的小名“狗娃”“狗蛋”一样反而亲切。

稷山麻花的形成发展过程是可信的,但创始时间应该远远早于清朝。据传早在千年前的隋开皇年间,稷山翟店老街就有一黄姓人开的“品香斋”麻花店。其麻花精细小巧,状如双龙盘绕,色泽金黄油亮,味道酥香脆爽,每天门庭若市,生意兴隆。唐开元初年,稷山人裴耀卿仼长安令,后调任京兆尹,直至升为尚书右丞相。他把稷山麻花介绍到朝中,使之成为宫廷佳品。元时监察御史姚天福,常对家乡麻花赞不绝口,曾力荐元世祖忽必烈品尝。清代大学士纪晓岚的岳父马永图曾任稷山县令,常带麻花让纪晓岚品尝,纪晓岚不仅细细品味,而且撰文称颂,并把麻花介绍给乾隆皇帝。其实,稷山麻花的雏形出现远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公元542年,东魏的高欢政权两次攻打西魏的宇文泰,开战之地就是位于稷山的玉壁城。两次战争均以高欢失败而终,七万将士葬身战祸之中。“战骨只留荒冢土,萧萧落水尽悲声”。此后,这里野兽出没,毒蝎横行,凡中毒者,十有半亡。人们为诅咒毒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家家户户便把和好的面打成长条,扭作蝎子尾巴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以图平安吉祥。这一风俗至今在稷山一带仍然流行。

稷山麻花色泽金黄、油润透亮,长短齐整、粗细圆通,吃起来脆而不硬,香而不腻,酥而不松,余香绕齿,回味无穷,既红于乡野,又名于庙堂。除却稷山麻花选材考究、配料精当、工艺严细之外,更重要的是稷山人讲信守德,用心做事,用情务业。驰名海内外的稷山麻花代表“赵氏四味坊”,前身即为“盛德享”。该字号德传后世,德育后人,六代人共守一个信念:做良心麻花,做品牌麻花!他们每做一根麻花,都要经过18道工序。在稷山,像“赵氏四味坊”这样做品质、做品牌的麻花坊还有很多,如“邓氏麻花”“杨氏麻花”“峰娃麻花”……它们虽各有特色,但都能嚼出稷山麻花的魂味儿。

美食其实也是一种乡愁,是一种味觉上的思念。一个人无论在外闯荡多少年,但对故乡的味道仍然是刻骨铭心的。每每说到稷山饼子,我就想到小时候翟店街上的香味儿。尽管那时街上打饼子的只有一两家,但那种麦香味儿、芝麻味儿和乏炭火烤出来的炭香味儿奇妙无比,香溢一街,直让人心旌摇动、涎水涌喉。以致后来在运城多年,不管店铺门头“稷山饼子”牌子挂得有多大,只要我从门前走过,便能分出“李逵”和“李鬼”来。

真正的稷山饼子不是靠铁鏊子烙出来的,而是先将发酵后的起面饼放在生铁鏊子上不停转动,慢火燠之。待面饼充分膨胀,能支起身子时,便放到高温的炉膛中,经过不断翻腾,慢慢用火烤成焦黄色即可出炉。稷山人管饼子叫,火烧,火烧,关键在于火候的掌控,既要让炉膛高热,又要使火力均匀,饼面饼脊都要烤制到位,这样吃起来才会外焦里嫩、入口生香。

稷山饼子用料和工艺都特别讲究。面粉是精选的优质小麦粉,筋道而又酥软。用油是带有稷山独特味儿的上好棉籽油,色黄而香味纯浓。芝麻、小茴香等辅料,都是纯正的带有后稷烙印的农产精品。用炭最好是乏炭或蓝炭,不仅上火匀称,而且饼子炭香味儿浓。当然,现在很多人都用成了电或燃气。饼子制作要经和、发、揉、搓、揪、擀、烤等十多道程序。真正打饼子的把式,最后都修炼得满身艺术细胞。尺把长的枣木擀杖,在他们手里既可舞出花儿来,又可敲出调儿来,就连他们翻取饼子的拍手声,也不完全是为了消除火烫感,而成了一种独特的打击乐。擀杖的调儿和击掌的声儿,成了吸引顾客的招牌,常常让顾客看得入迷,有人甚至为了看打饼师傅的特有表演而去买饼子……

稷山饼子历史从何而起,难以确证。但有一个传说,说朱元璋流落稷山时,曾品尝稷山翟店火烧,鲜香满口,回味无穷,念念不忘。后来他登基做了皇帝,立即派人到稷山挑选烤饼师傅,到宫中做“火烧”。有一天早上,老朱正在吃火烧,闻报刘伯温求见,心想刘伯温每每料事如神,这次不妨再试他一次,便将火烧放入盘中,用碗盖好。刘伯温礼毕坐定,老朱便问:“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下何物?”刘伯温装作掐指一算,答曰:“半似日兮半见月,曾被金龙咬一缺,依臣看来,乃火烧也。”其实,朱元璋虽然把刚出炉的火烧用碗盖着,但那奇妙的饼香弥漫得满屋皆是,刘伯温早已闻到。

“晚饭吃什么?”稷山的朋友问我们。“那就吃饼子呗!再来一碗瓤菜汤。”

一天的奔波,已是饥肠辘辘,那天晚餐的饼子确实吃出了超常的美感和快意,瓤菜汤也喝出了稀有的鲜香味儿。

稷山瓤菜,早在清末就已驰名河东。在稷山,不论城镇还是农村,只要有各种喜宴,瓤菜是不可或缺的一道主菜。没有瓤菜,似乎宴席就不够品位。

做瓤菜也是很有讲究的,碎肉不能用刀切,也不能用机碎,而是硬用菜刀背把鸡内脊肉砸成浆状,直到把肉里的白筋一道道抽干净。鸡蛋要分开蛋黄和蛋清,蛋清用来拌肉,蛋黄用来摊蛋饼。瓤菜可以做成菜卷形,也可做成饼状块。肉浆中可加入少量木耳丝、海参丝、发菜等食材,以提升其品位,但绝不可加入淀粉等物。瓤菜笼蒸是个细致活,水温气量一定要掌握好,温高气大了容易使瓤菜稀软变黏,温低气小了又会使瓤菜流散变形。吃瓤菜实际上吃的是一道功夫,一种文化,一种潜心做事的精神!

稷山有“四宝”,麻花、饼子、鸡蛋、板枣。这只是一种代表性的宣传。稷山特有的美食很多很多,卷子烩豆腐、花肉汤、鱿鱼汤、砂火锅、热锅子、椒叶大油馍、油酥煊子……数不胜数,哪一样美食都是有故事的,都带有农耕文化的基因和现代文明的气色,都蕴涵着稷山人既执着坚守又善于创新的精神特质……

璀璨的艺术

生活中到处都有艺术,一支歌,一首诗,一曲舞,一幅画,甚至一句话,都可表现出艺术。而高雅的,纯粹的,真正上水平的艺术,则是人智慧的彰显、知识的表达、情感的凝聚、生命的张扬。生发于稷山的许多艺术留存和艺术业态,都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强烈的感染力和超然的生命华彩,斑斓多姿,璀璨夺目。

晋南寺观壁画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中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宗教艺术品,是探索中国壁画发展史的重要宝藏。而稷山兴化寺壁画则是我国元代寺观壁画中的精品。当时的宗教信仰、社会面貌、风俗风尚尽在壁画之中,对研究社会发展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兴化寺就在我们小宁村,小时候常听爷爷奶奶讲起,说寺里的壁画如真人一样,看上去会动。由于这里的壁画传神,老乡们都叫它“神话寺”。可惜在战乱年代,日本侵略者把壁画切成块偷运到了日本。当然这是我们村老人们的说法。据专家调查证实,兴化寺壁画《过去七佛佛会图》失而复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弥勒佛佛会图》被外国人拿走了,现藏在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还有四小块壁画,现藏于稷山县博物馆。兴化寺壁画工艺精湛,线条奇美,色彩绚丽,人物生动,真乃神笔画成。

稷山青龙寺壁画,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水陆画,用笔劲健有力,线条圆润飘逸,结构疏朗明快,构图奇妙严谨,虚实层次分明,布局错落有致,人物刻画细腻,造型生动优美,设色浓淡纯净,画面生动空灵,意境清新高远,既有“曹衣出水”之感,又有“吴带当风”之韵,堪称元代佛寺寺画的代表作。有美术专家评说:敦煌壁画举世无双,而永乐宫壁画笔法要比敦煌娴熟。稷山青龙寺壁画作者朱好古则是永乐宫画师的师傅,足见稷山青龙寺壁画的艺术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一个地方深层的文化基因、久远的文化血脉、充沛的文化活力和奇妙的艺术表达。运城物华天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有26项,在全国地级市中遥居前列。而神奇稷山就有5项国家级非遗。这既是稷山传统文明的结晶,又是稷山艺术创新的硕果,更是稷山未来发展的财富。“足踩高跷身被甲,威武雄兽传天下。”这是对稷山阳城村高跷走兽的赞誉。这种独特的高跷表演形式,起源于古老的祭祀活动,除了惊艳的造型和表演之外,其寓意为驱邪避妖,战胜灾难。表演时由两个表演者组成兽头、兽身一组连体高跷,按照曲牌节拍作骑兽状,难度之大,要求之高,在全国独一无二。走兽造型奇特,花样繁多,有貅狼、独角兽、麒麟、大象等。每种走兽都演绎着一个古老而动人的传说。“倒悬甩打步步高,花鼓飞舞上云霄”是对稷山高台花鼓的写照。稷山花鼓历史悠久、花样频出,有平地花鼓、高台花鼓、倒悬花鼓、十二生肖花鼓等。“绕城四处走,皆有花鼓声”就是对稷山节庆时花鼓盛况的描述。小时候我也打过花鼓,还编唱过花鼓曲,担当过主打锣手,现在回忆起来都是满满的幸福。高台花鼓集音乐、舞蹈、武术、杂技、戏曲、民俗于一体,具有“高、奇、险、绝”的艺术特点,鼓点优美,鼓舞欢畅,鼓调激昂,既怀农耕文化祭祀祈福的人文情感,又带民俗文化欢乐庆贺的娱乐功能,上奥运,进央视,到香港,赴马来西亚……所到之处,赞誉如潮,堪称中华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捶揲錾刻精细活,流光溢彩佳品多。”稷山的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恪守“金银有价,诚信无价”的古训,在品质和工艺上精益求精。“金银虽贵,不敢少丝毫;工艺虽繁,不能减半分”,每件作品都要过15道关,融造型、雕刻、镶嵌等手段,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缀珠嵌钿贴云母,五光七宝相玲珑。”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是中国古代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华丽多变的色彩,丰富、完善、发展着中国漆器装饰艺术,一件件设计精妙、做工考究的精品走向四方,拥抱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运城故事和稷山故事……

戏剧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稷山的戏剧艺术源远流长。稷山宋金古墓的发掘,不仅展现了800多年前当地居民的生活图景,而且揭示了当时戏曲的发展盛况,把中国古代戏剧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多年,成为研究中国戏曲发展史的一个有力物证,也奠定了稷山作为“戏剧之乡”的历史地位。改革开放后,中国戏剧舞台大放异彩,运城斩获了6个梅花奖,其中的吉有芳和贾菊兰为稷山人赢得了殊荣。

稷山的古建艺术虽然不多,但艺术魅力毫不逊色。稷王庙有“三绝”——精湛的石雕、精美的琉璃、精妙的木刻,都让游人惊叹不已。最独特的当数正殿前檐下四根浮雕蟠龙柱,中间两根尤为醒目,一条为火龙,朱雀穿越,烈焰升腾,一条为水龙,鱼跃龙飞,浪卷涛涌,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图腾文化,气势磅礴,令人震撼。稷山的大佛寺坐北面南,依崖而建,始建于金皇统二年,现为仿元建筑。土彩大佛下部为土雕,上身为泥塑,全国罕见。大佛通高14.68米,脚踩莲花,头饰螺髻,深目高鼻,两耳垂肩,唇角微扬,端庄祥和,衣纹流畅,褶皱有致,慈祥中不失威严。此土佛形体之高大,质地之独特,雕工之精美,堪与四川乐山大佛相媲美。

走出大佛寺,便是稷山新修建的大佛寺广场,思路之超前,设计之宏伟,布局之严谨,业态之丰富,令人感赞和敬佩。新落成的稷山塔、观景楼、景观桥错落有致,浅色原石的古式桥栏,红檐绿瓦的亭台楼阁,葱茏苍翠的奇树异草,争鲜斗艳的各色花卉,把广场装扮得清雅大气、光彩宜人。整个广场盛大宽广、敦厚雄健,充分彰显出稷山人的博大胸怀、稷山人的包容品格、稷山人的宏伟志向……

稷山富有魅力,稷山魅力无限!

(来源:运城日报 作者:杨金贵)

举报
评论(0)
游客的头像
表情
全部评论 只看作者
最新热门
  1.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