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巡抚的主副相当于几品

清朝官制体系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中央以“内阁”为最高权力中枢,“内阁”下辖“吏、礼、户、刑、兵、工”六部;地方上分“省、府、县”三级,以总督和巡抚为省一级最高军政长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古代巡抚的主副相当于几品?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古代巡抚的主副相当于几品

清朝官制体系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中央以“内阁”为最高权力中枢,“内阁”下辖“吏、礼、户、刑、兵、工”六部;地方上分“省、府、县”三级,以总督和巡抚为省一级最高军政长官。

清代官员形象

这里需要几点说明:

1、清朝时期的“内阁”虽为名义上的最高权力中枢,但随着皇权集中的逐步发展,“内阁”基本等同虚设;“内阁大学士”也基本等同于诸如“三公”、“三师”等虚职官员。但在“内阁”之下的“六部”,反倒是能够直接干预政务的实权部门。

2、虽然从管辖范围和官阶品级来看,“总督”都要高于“巡抚”,但两者均为中央直属官员,直接向皇帝负责。所以,两者之间并无具体的隶属关系,更非上下级关系,反倒是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根据《清史稿·职官志》的记载,清朝“六部”的官员大致分为6个等级。我们以“户部”为例作出说明:

1、户部尚书:户部最高行政长官,品秩从一品,基本类似于现今兼任财政部部长的副总理,行政级别稍低于正国级;

2、户部侍郎:户部尚书的属官,也就是户部的二把手,品秩为正二品,基本类似于现今兼任国务委员的副部长,行政级别为副国级。

3、户部郎中:户部下设14个具体分管各省事务的“司”,“司”的最高行政长官即为“郎中”。其品秩为正五品,基本类似于现今部委某司司长,行政级别稍低于正厅级。

4、户部员外郎:户部郎中的属官,也就是“司”的二把手,品秩为从五品,基本类似于副司长,行政级别稍高于副厅级。

5、户部主事:分为直属于户部衙门的“堂主事”和隶属于“司”的“普通主事”,品秩正六品,基本类似于现今财政部下辖某司的处长,但行政级别要高于正处级。

6、笔帖式:户部最基层的文职官员,品秩七、八、九品不等,基本类似于现今各级主任科员,但享受高配待遇。

了解了清朝部委的官员设置,我们再来看下清朝“督抚”的具体级别。《清史稿·职官志·外官》有载:

总督(正二品)掌釐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巡抚(从二品)掌宣布德意,抚安齐民,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考覈群吏,会总督以诏废置。

就两者的具体品秩为来看,“正二品”相当于副国级,“总督”也就是类似于现今兼任国务委员的地方局书记;“从二品”相当于正部级,“巡抚”也就类似于现今的省委书记。

康熙三十一年,朝廷制定“总督加衔制”,“总督”可加之“兵部尚书衔”或者“右都御史衔”,高配至“从一品”,行政级别升级为正国级减。

雍正元年,朝廷制定“巡抚加衔制”,“巡抚”可加之“兵部侍郎衔”或者“副都御使衔”,高配至“正二品”,行政级别升级为副国级。

就此来看,正儿八经的“总督”和“尚书”属于同一级别,但“尚书”毕竟是正儿八经的副总理,“总督”仅为享受相等级别而已。所以,“总督”较之“尚书”的地位明显不如。

那么,同为“正二品”,同为兼任国务委员的副国级领导,“侍郎”和“巡抚”相比较而言,谁的地位更高、权力更大呢?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来看几个具体人物的仕途升迁事例:

1、雍正朝名臣——李绂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皇三子胤祉门人——李绂的历史原型,清朝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彼时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和领袖。

雍正元年七月,李绂出任“兵部侍郎”,曾因漕粮变卖一事向“直隶巡抚”禀报;雍正二年,升任“广西巡抚”。

李绂剧照

2、乾隆朝名臣——刘墉

乾隆四十二年,刘墉实任“户部右侍郎”,再任“吏部右侍郎”;乾隆四十五年,刘墉升任“湖南巡抚”。

3、袁世凯

光绪二十五年,时任“工部右侍郎”的袁世凯,升任“山东巡抚”。

就李绂、刘墉、袁世凯的具体仕途升迁过程来看,从“侍郎”到“巡抚”属于“升迁”。也就是说,“巡抚”的地位、权力应该高于“侍郎”。

一般情况而言,地方官员须有“按察使”(省政法委书记)、“布政使”(省长)的任职履历,才能升任“巡抚”;而中央官职外放“巡抚”,也一般由“右侍郎”升任。但在“六部”中,还有一个地位稍高于“右侍郎”的“左侍郎”,一般以“备选尚书”的角色存在。

也就是说,“侍郎”虽然较之“巡抚”地位低、权力小,但“左侍郎”因为一般能够顺位接任“尚书”,反倒是瞧不上“巡抚”的官职。所以,外放“巡抚”也只是“右侍郎”下一步的仕途梦想罢了!

参考文献:《清史稿·职官志》、《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举报
评论(0)
游客的头像
表情
全部评论 只看作者
最新热门
  1.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