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老古寺庙

广州最老古寺庙(广州最冷清的古寺)(1)

广州文旅之名胜古迹游系列(五)

导语:广州有两千多年历史,自南越国建都以来,历朝历代大大小小的寺庙数不胜数,知名度高的有千年古寺光孝寺、六榕寺,大佛寺,华林寺、海幢寺,并称广州佛教“五大丛林”,千百年来,经久不衰,自今香火旺盛。然而,在越秀区中心,同样有一座千年古寺,同样是全国重点文物,却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怀圣寺光塔

走近广州最冷“清”古寺

前几天,“慕遇城迹·文旅广州”作者打卡了光孝寺和六榕寺后,匆匆忙忙地赶到不远的光塔路56号,听说这里还有一座千年古寺——怀圣寺。

当时正是下午四点许,当作者来到一座飞檐翘角的传统红砖建筑门前时,只见铁栅门关着,让作者很是纳闷:“不会吧,还不到五点就关门呢?我可不想白跑一趟!”于是,推了一下铁栅门,哐,没想到一推就开了,原来门虚掩着。

怀圣寺山门

走进去一看,又见一座中式雕梁画栋的灰砖建筑,大门敞开着,门楣上写着三个金色繁体大字:怀圣寺,字迹遒劲有力。门后是一道影壁,有一副楹联:怀圣自南州寺塔轮囷矗牛斗,立言垂永世天经传述徧羊垣。

正准备绕过影壁,进去一探究竟时,一个穿八分短裤的秃顶老头,挡在了面前,“不能进!不能进!”老头很不耐烦地说。“为什么啊?”我一脸懵逼地作势要进去。

怀圣寺二门

看门老头指着墙上的“参观**寺注意事项”大声地说:“穿短裤、短裙者不能进(注:衣衫不整,夏天可不要“乱”来)!”原来这是**寺啊,作者还是第一次听说参观寺庙还有这样奇葩的规定,但又不甘心白跑一趟!

作者只好硬着头皮跟老头解释,好言好语地说了一通:“真的不知道有这个规定,天气太热了,就穿了短裤出来,我是做自媒体的,就是想进去拍些照片,写下文章,大老远的跑过来一趟也不容易,烦请您通融一下!”

怀圣寺对联

最后,在作者的坚持下,老头良心发现,同意参观!作者谢天谢地,一顿扫码、登记、测体温操作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溜了进去。进入内堂后,才发现偌大的院子就作者一个人,难怪是**寺,“真”的好冷“清”!

千年**古寺大有来头

广州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是西方各国人士进入中国的登陆点之一。一千多年之前,数以万计来自大食和波斯的“蕃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不远万里来到广州,进行商贸和传教活动。

怀圣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料记载,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年),**教创始人**派门徒大贤四人来华传教,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他们漂洋过海,从波斯湾不远万里来到东土传教。

怀圣寺简介

唐贞观初年(627年,**教历5年),“为纪念“**之祖圣**”,“一贤”阿布·宛葛素和侨居广州的**人捐资修建了这座**寺,寺号怀圣,意为怀念贵圣,俗称光塔寺,因寺内种有凤眼果树和龙眼果树,又被称龙凤寺。它与扬州仙鹤寺、泉州麒麟寺、杭州凤凰寺,并称中国**教四大古寺。

探秘中国最古老的**寺

怀圣寺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寺建筑,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重建,整体采用中国传统的对称布局,在南北向主轴线上依次建有三道门、看月楼、礼拜殿和藏经阁,而光塔则在寺内西南角。

光绪皇帝御赐牌匾

教崇西域牌匾为1901年清光绪皇帝御赐给怀圣寺的珍贵文物,上盖有皇帝之宝御印。据传,这四个字是慈禧太后的手迹。教崇西域意思是**教是从西方传过来的。

看月楼

看月楼是**教用于望月以确定封斋与开斋时辰,为方形城楼样式,下部红砂岩石墙为明代遗迹,上部重檐为康熙年间重建。“怀圣光塔寺”为康熙年间的门牌,“继往开来”是民国三十五年国庆纪念日留下的牌匾。

看月楼

礼拜殿坐西朝东,礼拜时面向圣地麦加。建筑的比例、色彩、装饰均具西亚风格,重檐歇山顶,绿琉璃带斗拱,巍然耸立在带雕石栏杆的大平台上,充分显示了大殿的高贵威严。

礼拜殿的拱形大门两侧有对联,但写的是**文,据说是两段著名的圣训。而梁下题字则是中文:“唐贞观元年岁次丁亥鼎建”“大清康熙三十四年岁次乙亥腊月十七日乙己再重建”“民国计四年岁次乙亥三月廿一日辛未第三次重建”。

礼拜殿

礼拜殿的西北方为教长室和藏经室。寺内藏有元代至民国中文、**文碑、匾共40余方。

光塔位于寺院西南方,建于唐代,迄今有1300多年,是现今中国保存最好的唐代古塔,也是中国**教最大的邦克楼之一,与新疆吐鲁番的苏公塔大小相仿。

怀圣寺光塔也称呼礼塔,波斯语读作“邦克塔”。据说,因“邦”与“光”在粤语中读音相近,遂称为“光塔”。还有一说:因塔呈圆筒形,光溜溜的,远远望之如光洁银柱耸立于珠江边上,入夜后塔顶悬灯为来往的船只导航,所以得名“光塔”。

光塔

古时怀圣寺滨临珠江,光塔是广州城内为数不多的制高点之一。外来的商船就是依靠着光塔上如豆的灯火辨别方向,驶入珠江。虽然随着珠江航道南移,如今光塔导航作用不再,却依然见证着千百年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

光塔形体独特,塔身为圆筒形,向上有收分,形似城堡,塔身灰白色,高36.3米,无层无栏杆。塔脚南北各有一门,门内有螺旋形塔梯盘绕而上,直通塔顶。塔顶在最初原是可随风旋转以示风向的金鸡,明清时期屡被大风吹落,后遂改为葫芦宝顶,之后又改为橄榄形。

寺内千年古树

光塔整个由砖石砌成,用糯米饭加上广东特有的蚌壳灰黏合,使得这座没有钢筋水泥的塔能屹立千年而不倒。然而,近年来,光塔日渐倾斜,主塔和小塔均倒向西北方,被戏称为中国版的“比萨斜塔”。

据广州市**教协会副会长说,光塔的倾斜不是朝夕形成的,它是一个千年的历史事件。由于千百年来广州地层地貌的变化,珠江北岸已从原来约在现今惠福西路一带向南延伸到沿江路,致使现在光塔的入口处低于地面以下2米多。而这两米,就是广州的唐代历史、文化的断层!

光塔旁的古井

果不其然,在光塔东面一米不到的地方,有一口很深的古井,其水面居然比光塔的塔内地面还要高!

唐代“蕃坊”的前世今生

走出怀圣寺,已是傍晚时分,作者回头望了一眼高耸入云的光塔,在夕阳下,泛着金光。而光塔路上,匆匆的过往行人中,不时有包裹头巾的**教信徒,面向西方朝圣。

远望光塔

自唐代伊始,光塔路这里就是名震远邦的“蕃坊”,一些延续千年的古地名,如大食街、甜水巷、仙邻街、擢甲巷、玳瑁街等,传递着异域风情,似乎想告诉人们它并不寻常的前世今生。

古蕃坊遗址

时至今日,虽然光塔路一带与历史鼎盛时期的蕃坊已相距甚远,但这里依然是广州**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道路两旁经营**食品、服饰等用品的商铺鳞次栉比,一些社区围墙上还画有展现少数民族独特风采的民俗文化浮雕。

古蕃坊遗址

一条街道以一座建筑来命名,足以佐证这座建筑的厚重历史。

-END-

更多优质广州文旅作品,敬请关注

本文作者郑望学©️版权所有

举报
评论(0)
游客的头像
表情
全部评论 只看作者
最新热门
  1.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