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歌手刀郎近况

2004年的中国乐坛,用“神仙打架”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农民歌手刀郎近况(农民歌手刀郎的落难史)(1)

各家唱片公司像是商量好了一样,一起亮出各张王牌。

那一年,张韶涵发布了第一张专辑;

蔡依林的《爱情36计》走进了无数宅男的心里;

林俊杰的《江南》朗朗上口;

王菲的封山之作《将爱》登上金曲奖;

周杰伦的《七里香》让无数人为之疯狂;

庞龙的《两只蝴蝶》飞到了全国上下……

但就在这一年的流行乐坛被一众年轻歌手霸占时,内地音乐圈正悄悄孕育了一个“现象级”风潮的苗头。

也是2004年,一张名为《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专辑面世。

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这首专辑从新疆火到了全国上下,还拥有很多顶尖歌手都眼红的销量:270万张!

要问刀郎当时有多火?音像店的老板说:

“只要在播《2002年的第一场雪》,店里的生意就不会差。”

但是在几年后的一次音乐盛典中,刀郎受到了众多专业歌手的不满和嫌弃,大有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的架势。

而在当时,“草根歌手”刀郎根本无力招架,百口莫辩。

但其实深扒当年的事可以发现,刀郎之所以销声匿迹不仅是因为被音乐人“围攻”,他受的憋屈远比我们想象得多。

01

一直以来,刀郎的风格都是那独特的烟熏嗓以及新疆特色浓郁的曲调。

但谁能想到呢?刀郎其实不是新疆本土人,他本名叫罗林,在四川长大。

因为父母都在文工团工作,所以刀郎也因此受到了很好的环境熏陶,钢琴、乐谱一类的东西比同龄人更早接受到。

但是真正发现刀郎有音乐天赋的却是舅舅。

那一年他12岁,已经能看懂乐谱,舅舅惊讶之余也感叹他是个好苗子。

但在那个年代,学音乐对普通家庭来说根本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

比如有人家里的进口钢琴已经落了灰,而刀郎的父母给他买个电子琴都要攒很长时间的钱……

选择从来都不是给穷人的,刀郎的天赋因此被搁置。

他非常崇拜自己的哥哥,虽然不善言辞,但每次在外面受了欺负哥哥都会帮他讨回公道。

兄弟之间的感情,不需要太多的交流。

刀郎15岁那年,哥哥把女朋友带回了家,不出意外的话没过多久哥哥就要成家了。

但之后的一天,刀郎却从一些“社会朋友”的口中,听到了嫂子之前的感情过往。

这让原本他心中十分敬重的哥嫂,突然变得有些别扭。

因为这件事,他和哥哥争吵了起来,甚至扭打到了一起。

两兄弟本来也没什么大矛盾,但母亲的熟络让老大更加气愤,最终摔门而出。

只是这个时候正在气头上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一别却是永别。

几天后,刀郎的哥哥因为车祸不治身亡,刀郎如遭雷击自责不已。

多年后,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表示:“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哥哥的离去确实给了他不小的打击,母亲也因此陷入了绝望,时常之父刀郎:

“不要锁门,那天你哥生气走得急,没带钥匙就出去了!”

那段时间,是刀郎最迷茫的时候。

一年以后,初中都没毕业的他就离家出走,走之前留下一张纸条,告诉父母自己去追逐音乐的梦想了。

在父母眼中,这无疑是二儿子的叛逆之举,但在他眼里,这是自我的救赎!

02

来到一家歌厅,刀郎开始学习键盘乐器。

在这期间,刀郎认识了第一任妻子杨娜,两个人十分投缘。

两个年轻人的感情,冲动占据了整个头脑,但冲动都是有惩罚的。

没过多久杨娜就怀孕了,两个人奉子成婚。

1991年,刀郎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一个乐队,名为“手术刀”,他担任其中的键盘手。

虽然在当地唱响了一些名气,但像他们这样没有专业运营能力的乐队,连根本的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

迫于生活的压力,他们没过多久就解散了。

而此时,刀郎的婚姻也遇到了问题。

一句“你给不了我想要的生活”,不知道让多少人绝望。

女儿出生仅仅40天,杨娜就离开了他。

那时候没钱也没命的刀郎确实看不到未来,孤独的日子让他痛苦不堪,这也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不少情感素材。

整理好心情后,刀郎准备换个城市生活。

联系了之前乐队里的朋友,刀郎来到了海南。

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一生的伴侣朱梅,这个姑娘不仅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还和他一起创造了一个幸福的未来。

确定了关系之后,他们一起来到了朱梅的老家新疆生活。

不过此时刀郎的经济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但他仍然坚持着做自己想做的音乐。

期间也有一些机会找上门,让他做一些商业化的作品,但都被刀郎拒绝。

坚持做自己的结果,就是微薄的收入只够一家三口蜷缩在不足10平米的小房子里。

不过很快,机会就来临了。

2001年时,华语乐坛迎来了一场变革,传统音乐和**歌曲战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抗。

刀郎借机发表了一张流行和时尚音乐拼凑的专辑。

但销量平平,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尝到失败的滋味。

刀郎静下心来,《丝路乐魂》、《西域情歌》就是那个时候创作的。

也是那一年,他改掉了“罗林”这个名字,以“刀郎”面向歌迷。

只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名字在3年之后,将会变得家喻户晓。

03

2004年,刀郎的爆红让华语乐坛陷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

因为同时期的歌手,比他专业、比他学历高、比他有特点的比比皆是,但都没他的唱片卖得多。

唱片公司很生气,歌手们也很不服气。

最先开腔的,是当时还没有这么火的汪峰,他表示:“刀郎现象是流行音乐悲哀的表现。”

后面他还对这话进行了解释,刀郎是非常一般的,这不是批评而是事实,他只是一种现象。

从汪峰的话中,我们不难理解他的意思,刀郎的唱片销量好,不是因为他厉害,是因为大家“吃惯了山珍海味,也想尝尝野味”。

又或者说,是因为喜欢听他唱歌的人都是农民,人口基数多,所以就会有一种人人都爱听刀郎音乐的错觉,实际上城市里的人并不喜欢。

汪峰的发言似乎带动了一些音乐人的情绪。

不久后,杨坤也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刀郎作品的鄙夷,他在接受采访时脱口而出:“刀郎的音乐,那是音乐么?”

后来在2010年的一次音乐盛典中,刀郎以超高人气获得了“内地十大影响力歌手”的提名。

然而作为评委的那英却据理力争地认为,“刀郎不具备审美标准”,然后拒绝他加入。

在后台接受采访时,那英也说明了原因,但基本上和汪峰的意思一样。

然而就是这些人眼中这“难登大雅之堂”的音乐,却十分卖座,比他们的成绩高出好多。

但是对于刀郎来说,听到这样的言语,不亚于当面骂他不入流。

其实每个音乐人,在走红前后都会经历或多或少的争议,用实力说话是最简单的方式。

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在经历过“乐坛群攻”之后不久,刀郎就真的逐渐从歌坛消失了。

有人说他是受不了委屈,也有人说是刀郎不愿意“同流合污”,不陪他们玩儿了。

但其实都不对,刀郎当年的委屈,不只来源于这几个人。

04

在《2002年的第一场雪》之后,刀郎在06年发布了第二张专辑。

但效果不只是差强人意,跟第一张专辑简直就是天差地别,单张销量仅在40-70万张之间。

其实严格来说,刀郎没能更上一层楼也有一部分是自己的原因。

因为别人走红之后要么是参加活动,要么是大力宣传,但刀郎呢?

连面都没怎么露,也没做什么宣传工作,网上几乎搜索不到他的任何资料。

据说那段时间还有人怀疑“刀郎”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而是通过电脑合成的歌声。

后来参加商演和访谈,也总是戴着一顶标志性的鸭舌帽,只露出半张脸,给人一种颇为神秘的感觉。

后来随着越来越红,杨坤和汪峰发声之后,**和媒体对他的质疑之声也随之袭来。

不过这都不算什么,最让他难以接受的是,这些质疑中还出现了批评的声音。

说他的歌曲填词低俗露骨。

比如《2002年的第一场雪》“是你的红唇粘住我的一切,是你的体贴让我再次热烈”;

《情人》“用你那火火的嘴唇,让我在午夜里无尽的销魂”……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那英和汪峰说,他的歌只有农村人喜欢听的原因?

刚开始,刀郎并不怎么在意,他也知道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

他始终认为质疑和批评自己的人,应该只存在于一小部分人群。

但是直到有一天。

他出差到一个很边缘的小县城,刚一下车就看到自己的巨幅牌子上写着“冷眼看刀郎”五个字。

短短五个字刺痛了刀郎的心,此时他才意识到,原来批评刀郎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

在一次专访中,刀郎坦言,工作室对面的公交站,周围都是各种大大小小的店铺,几乎一整天都是放着他的歌。

刚开始的时候自己还觉得很高兴,慢慢地就没了感觉。

一两个月以后,就感到厌烦了。

刀郎这个时候明白,连自己都会烦,别人的抵触心理会更加强烈。

其次,他在专访中还透露,不只是有一部分粉丝反馈他的歌不好,就连他女儿都不喜欢他的歌。

出第一张专辑的时候,他大女儿就说:“爸爸的音乐怎么是这样的?”

因此,两个女儿在学校一般不跟人透露他的歌手身份,只说:“我爸爸是卖西瓜的。”

所以说,当时的刀郎不仅在主流音乐圈受排挤,外界也开始慢慢不认可,就连家人也无法理解。

一时间,他找不到自己继续下去的意义,所以后续的创作时也失去了激情。

当然,除了音乐本身之外,一些媒体的不实报道,也直接影响了刀郎的口碑。

那时刀郎为了说错什么话引起误会,经常拒绝回答记者的问题。

可能是表情太严肃,所以他就经常被误解,说他耍大牌、摆架子。

刀郎还透露,有一次参加联合演唱会,他把自己的几首歌唱完就离开了。

但结果第二天都在报道他的演唱会缩水,欺骗歌迷。

这让他一头雾水。

追根溯源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刀郎名气大,一些主办方为了吸引人流,把联合演唱会宣传成刀郎的个人演唱会。

然后再经过媒体的不实报道,刀郎就背了黑锅。

但因为刚走红什么都不懂,再加上各种质疑不自信,刀郎本能地选择了回避,因此直到多年后,我们才知道当年的状况。

只是几年过去,华语乐坛后起之秀层出不穷,刀郎,只能是一个传说了。

举报
评论(0)
游客的头像
表情
全部评论 只看作者
最新热门
  1.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